公告:

欢迎您来到河南郑州李大贺律师网上法律咨询室。www.110.com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律师随笔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作者:李大贺律师  时间:2012年01月14日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其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全省上下谋求发展的共识、服务全局的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未来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需要,展望未来发展,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加注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遵循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发挥河南优势,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农村发展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省提出以河南为主体,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是全面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战略选择。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
  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中原”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域概念,自古有之。这一区域山水相连,民风民俗相近,历史文化同脉,经济联系密切,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地域基础。从区域经济发展看,中原地区地处全国中心地带,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经济区相对较远,难以接受这些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也难以融入周边经济区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从发展态势看,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与相邻省份临近我省的地区发展水平相近,使命相同,区域合作基础较好,共同发展的意愿和内生动力较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区域内经济联系、人员交往等日益紧密,中原经济区已经成为地域毗邻、主体突出、经济互补、联系紧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中原经济区优势独特。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二是人口优势。河南拥有一亿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还是从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看,河南在全国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三是文化优势。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粮食优势。河南的农业和粮食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五是基础优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社会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六是后发优势。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内需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也应该是河南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时期。
  依托现实基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当前,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连成一线,形成了基本完善的东部沿海经济布局,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和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和形象日益凸显。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
  ——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从国家发展大局看,东中西部三者之间既有包容的关系,也有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关系。中原地区的地理区位和基础条件,决定了建设中原经济区,能够凸显这一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腹地效应,有利于国家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口数量看,还是从农业基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来看,中原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激发发展潜能,推动巨大的内需潜力向现实需求转化,在中部地区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能够坚定广大干部群众信心、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统一思想意志,使大家为加快发展共同努力的战略构想。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崛起前列。温家宝总理要求河南把握省情、发挥优势,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为全国大局做出贡献。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明晰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为我省优势的发挥提供更大的战略平台,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推动中原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中原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更好地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将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培育和发展若干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建设中原经济区,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了准确把握、自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将有力推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和建立节能减排约束机制,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为基本途径,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在支撑中部崛起、密切东中西联系、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战略定位
  ——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加快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和全国最具活力的内需市场,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成为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新的重要动力源。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凸显郑州交通、物流、商务中心地位,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大力推动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突出根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区域,在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目标为“五新”:
  ——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粮食生产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增长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占用和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转变,由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产业、人口、生产要素集中度明显提高,基本建成生态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局面;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卓有成效,率先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与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协作全面加强,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需求、城乡、区域、要素等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以创新驱动型和内需拉动型为主转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社会转型迈出重要步伐,教育科技文化发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城乡差距缩小,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在具体实施中,分两步走:
  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力争到2015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发展接近中部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迈出重要步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
  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实现新跨越,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基本建成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四)基本原则
  实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河南的主体作用,贯彻“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有效运作、求实求效,突出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突出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扭住发展不放松,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以发展凝聚人心、树立形象。
  2.突出“三化”协调。坚持以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为基本途径,构建中原城市群、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三大主体功能格局,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突出载体建设。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综合性全局性举措。推进企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4.突出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开放、带动全局,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5.突出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以创业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6.突出服务大局。坚持立足全局、融入全局,发挥区域综合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提升战略性枢纽、粮食生产、中原文化、新经济增长板块等核心竞争力,支撑中部崛起,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平崛起。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布局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优化中原经济区空间发展布局,形成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以全省18个省辖市为主体区、以联动发展的周边地区为合作区,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体功能互促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态势
  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联系,主动融入沿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内部融合、联动周边、贯通东西的发展态势。
  1.强化核心,拓展外延。高起点建设郑汴新区,强化交通枢纽、金融、贸易、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郑州省会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实现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对接联动。建设高效便捷交通网络,密切经济联系,拓展辐射范围,促进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主体区、合作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融合发展。
  2.提升两轴,对接周边。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依托陆桥通道,强化郑州、洛阳、开封的重要支撑作用,发挥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发挥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京广发展轴。发挥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周边的重要作用,依托出省通道,拓展对外联系。提升商丘、周口等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增强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凸显安阳、濮阳、焦作、济源等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作用,密切区域合作。推动与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经济带、关中——天水等周边经济区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增强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和核心枢纽效应。
  3.贯通东西,服务全局。完善四纵五横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米”字形高速铁路、四纵三横国家高速公路网和现代航空网络,加强枢纽建设,形成东融西拓、服务全国的战略大通道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与东部主要出海口和西部陆桥通道多方式便捷高效衔接,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提升开放层次,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服务全国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二)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1.中原城市群。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带动能力,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
  2.粮食生产核心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3.生态功能区。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河、田为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
  (一)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产业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依托。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先进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战略基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和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
  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认真组织实施《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兴利除害大型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幅提升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仓储物流和粮食加工等工程建设。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夯实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础,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
  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调整优化畜禽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高生猪生产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生产,壮大禽类养殖规模。推进黄河滩区和豫东、豫西南奶牛、肉牛,沿京广生猪、肉羊,豫南淮河流域家禽等优势区域开发,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积极发展现代水产业,推进优质无公害水产基地建设。
  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特色、科技提升、品种带动,加快特色优势花卉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着力打造郑州、许昌、洛阳、开封等花卉生产核心区,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大力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林果业、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有效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原材料工业,集群化发展中高端消费品工业,着力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五大战略支撑产业竞争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代装备制造业。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提升输变电装备、成套装备、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施工机械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物流机械、建筑机械等产业,完善提升铸锻件、基础件、仪器仪表、机床等特色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和郑州、新乡、焦作、安阳、南阳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壮大产业规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线,重点发展经济适用型汽车、高档客车、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建设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推进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南阳、鹤壁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辐射中西部的汽车服务贸易中心。
  原材料产业。推进有色、化工、钢铁等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严格控制冶炼规模,提高中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和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比例,重点发展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推进济源铅锌、鹤壁镁加工、洛阳钼钨钛铜、新乡铜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重点建设洛阳、濮阳、商丘三大石油化工基地,豫北、豫西、豫东三大煤化工基地,以及平(顶山)漯(河)、焦(作)济(源)、濮阳和南阳四大盐化工基地,积极发展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业链,促进平顶山煤盐尼龙化工产业链融合延伸,提升高端石化产品规模和水平。推动安阳优质钢基地建设和安钢、舞钢等重点企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促进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发展。
  消费品工业。以品牌带动、承接转移为主要途径,引导完善销售网络,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绿色食品、纺织服装和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提高面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规模和水平,加快果蔬、油脂、饮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冷链、绿色、功能食品比重,推进主食工业化,建设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基地。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突出发展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业,改造提升棉纺织和化纤等传统产业,强化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优先发展家电、家具厨卫用品、皮革皮具、包装印刷等消费品,积极承接玩具、文体用品、五金工具、灯具等产业转移,成为国内低成本、创新型、绿色环保的轻工产品制造中心。
  3.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推进郑州、漯河、鹤壁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信息家电、应用电子、新一代消费电子、新一代网络通信业、软件产业,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现代生物产业。推进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南阳、新乡、周口、焦作、驻马店等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疫苗、血液制品、干细胞、发酵原料药、现代中药和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壮大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生物制造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大力发展以设计、建设、运营为核心的节能环保工程服务业,推进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新材料产业。发挥资源和原材料优势,重点发展高品级超硬材料、高性能膜材料、新型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钼钨合金、工程塑料、新型耐火材料、功能纤维等特色产品,推进洛阳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新能源装备三大优势领域,推动太阳能电池、纤维乙醇、生物柴油规模化发展,提升兆瓦级及以上风电整机、核能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生产能力,推进南阳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提高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智能控制系统和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层次并重,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并举,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引进优质资源,促进服务业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升水平,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面向中西部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现代物流业。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物流园区为载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优化物流功能区布局,完善多式联运公共设施,形成服务中原、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物流枢纽。加强洛阳、安阳、商丘、信阳、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专业物流,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文化产业。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优势文化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数字出版、网络动漫、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等文化信息服务,积极发展新兴出版发行业态。依托古都、名胜古迹、武术、杂技、魔术、民俗等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形成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全国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功夫文化和禅文化、龙文化、中华人祖文化、民俗文化、宋文化等特色文化基地。
  旅游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山地度假、文化体验、都市旅游、红色旅游、乡村休憩等特色旅游,加快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变,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培育以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为主体的中原古都群体验游,发展以少林和太极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休学游,打造伏牛山为中心、南太行山和大别山为两翼的山地休闲度假游目的地,建设一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坚持大项目带动和品牌发展战略,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大型旅游集团。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和区域合作,显著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
  金融业。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建设立足河南、辐射周边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期货期权交易中心、股权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市场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完善省内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网点布局,积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持设立或引进基金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大力发展各类投融资平台,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有序发展保险、证券、信托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扩大交易品种,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期货交易中心。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创意设计、会展服务、策划咨询、教育培训、服务外包、信息通信网络等新兴服务业,支持健康产业、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推进业态创新。加强市场指导和调控,建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适度超前发展基础产业。加强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便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产业保障和支撑能力。
  能源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突出保障省内能源供应,积极利用省外能源。推进南阳等地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电力立足本省保障、兼顾省间调剂,继续推进坑口和沿陇海等重要输煤通道的火电集群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热电。促进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主网架,强化省际联络,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智能电网。高效开发郑州、平顶山等六大煤炭矿区,稳定生产能力,合理配置后备资源,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和瓦斯综合治理,建立煤炭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扩大原油加工规模,完善油品输配网络,提高油品供应能力。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加快燃气干网、配套支线管网、大型储气库和城市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增强燃气保障能力。
  水利基础设施。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资源监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基本完善的水系网络框架,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河口村水库、出山店水库和前坪水库等大型洪水控制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汝河、贾鲁河、沙河、北汝河、金堤河、卫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加快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及淮河、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建设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大中型灌区和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受水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引黄调蓄工程,增加引黄水量,有效利用黄河水资源,扩大农业、城市生活、工业、生态引黄用水量。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加快宽带通信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发展,实施“感知中原”物联网工程和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和行政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推进“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建设,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二)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要求。把城镇化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举措,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城乡管理,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提升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郑州核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加强分工合作,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
  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强化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凸显对全省和区域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壮大城镇集群。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高端产业集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加快郑汴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突出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成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建设800—1000万人的现代复合型城市。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在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许昌之间,形成“两干三城”便捷快速交通网,实现郑州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
  增强省域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中心城市复合型新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速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快城市产业特色化发展,建设一批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壮大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传导作用,成为区域经济文化服务中心。推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和中心镇交通一体、产业链接,形成组团式、集群化发展的城镇集群。2020年,洛阳城区人口达到350万以上,其他中心城市全部进入大城市行列,基础条件好的成为特大城市。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县(市)推动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壮大县城规模和实力,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提升县城发展水平。把县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原则上每个县(市)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超百亿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个人口规模超20万的城市。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率先向大城市发展。
  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激发县域经济内在活力。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促进经济发达的县(市)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提升发展水平,实现率先发展;推动中等发展水平的县(市)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实现赶超发展;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市)逐步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继续加大对县(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推进经济实力强、发展态势好的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
  3.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现代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地质灾害威胁区、矿山塌陷区、深山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以及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完善农村路网体系,构建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扩大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范围。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逐步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沼气、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灾害监测预警防御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均衡发展水平,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文化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差别。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的有机衔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功能分区。推动城镇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环保、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规划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根据实际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逐步使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享有平等权益。保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进城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流转。推动城市建成区内现有城中村加快转变为城市社区,同步推进社会组织形态转变,使村民真正转化为市民。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市近郊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近郊区与城市开发同步推进。支持信阳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三)构建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效支撑。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丰富主体,完善平台,营造环境,加强合作,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支撑有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推动区域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示范引导广大企业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引领作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动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强化高等院校创新生力军功能,推进建设研究型或教学一研究型大学。
  2.丰富发展自主创新载体。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依托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区域创新基地、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基地。以整合、共享、提高为重点,完善公共创新平台,积极发展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及其他各类有效创新载体。
  3.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加大财政对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收益保障和风险承担机制,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科技保险,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转移机制。实施商标战略,推进品牌创新,培育享誉国内外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品牌。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推动科技中介资源跨区域共享,强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专业性和面向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拓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构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平台。
  4.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整合集成创新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开展低碳技术、生物育种、生物医药、光伏发电、新型电源、超硬材料、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攻克一批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前沿技术重大攻关计划,开展关键领域联合科技攻关,支持产学研合作和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5.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加强科研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开放型创新合作,支持以重点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内外创新要素的对接和合作,促进形成资源共享、高效配置、联动创新的格局。积极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本土企业研发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
  (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
  现代化交通体系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保障。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络和航空枢纽基本框架,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畅通中原,打造服务东融西拓、全面开放的战略性通道。
  1.构建交通枢纽体系。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运输方式的规划布局,推动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功能互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枢纽为节点的交通枢纽体系。推进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枢纽和内陆无水港建设,实现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巩固提升郑州在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改造提升洛阳、商丘、南阳、信阳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实现与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互动发展。
  2.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实现省辖市均通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构建覆盖区域、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铁路网。建成石家庄至武汉、郑州至徐州、郑州至重庆、商丘至杭州客运专线,推动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客运专线建设。实施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建设郑州至焦作及云台山支线,郑州至开封、新郑机场、新乡,新郑机场至许昌、至登封至洛阳,以及焦作至济源至洛阳、许昌至平顶山、平顶山至洛阳等城际铁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通达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市的半小时通勤圈,通达其他中心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加快四纵五横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推进兰考至菏泽、商丘至南阳、禹州至江苏洋口港等支线铁路和地方铁路建设,完善铁路网络。
  3.推进航空体系建设。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推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积极引进基地航空公司,着力培育国际客货运航线,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设成为国内航线中转换乘中心和国际货运集散中心。改造提升洛阳、南阳机场,加快建设商丘、明港、豫北、鲁山等支线机场建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形成以郑州机场为中心,洛阳、南阳、商丘、明港、豫北、鲁山等机场为辅助,以干带支、干支协调、客货并举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
  4.完善公路网络。打通出省通道,推进与省外公路网络高效衔接,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形成功能完善、结构优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路网络。以豫西地区高速公路及跨省通道为重点,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全省高速公路规划网,完成京港澳、连霍高速河南段拓宽改造,适时拓宽改造其他高速公路拥挤路段,建设县城至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实现所有县城(市)30分钟以内上高速公路,形成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结合全省现代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改造提升干线公路。扩容改造G107、G310等重要国道,将国省道交通拥挤路段升级为一级公路,对穿越城区路段实施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改造提升农村公路。重点推进连接乡(镇)、大的居民点之间的县乡公路和配套大中桥改造,基本解决有路无桥、宽路窄桥和危桥问题,实现乡乡联、县县畅。适应农民改善出行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5.提高水运、管道运输能力和邮政服务水平。加快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航运开发,加强港口吞吐能力和公路、铁路等集疏运系统建设,形成四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建设大型燃气、原油、成品油骨干管道,加快完善省内支线管网。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大力开展邮政快递和配送服务,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五)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保证。树立人力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问题,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
  1.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建立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聚居地方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适度集中、规模办学。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在有条件的省辖市,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优化发展高等教育。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大力推进河南大学等高校实施省部共建,建设若干所骨干高等学校,优化高等教育层次、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加强不同层次高等教育衔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教育资源,积极扩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一流院校来豫设立分校,带动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高校园区。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学科基地和重点试验室、科研基地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完善继善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学校及各系统各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社会化、多元化、开放式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职教实训基地等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网络。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快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学校突出自身优势,兴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吸引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参股职业教育,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坚持党管人才、以用为本,突出能力建设和市场有效配置,抓好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四个环节,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宣传思想文化等人才队伍建设,大幅度提升人才素质。树立选人用人的公正导向,坚持“五重五不简单”,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努力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集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促进人才加速向区内集聚。建立人才、项目、技术、资本高效对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做好与先进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人才开发的合作,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六)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
  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文化等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促进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农业投入保障制度等改革,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支农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依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经营、组织、服务创新。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新乡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入央企、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党政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以省管国有企业为重点,开展跨国、跨地区、跨所有制、跨级次战略重组,在优势行业和领域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强化国有资本预算和经营业绩考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以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体系。落实国家各项税制改革措施,用好中央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建立地方税收稳定增长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拓展各种金融业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农畜产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构建区域股权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股权、金融资产、环境权益性产品等要素交易市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改进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和规范化发展,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逐步放开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市场。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形成管理有效、运转协调、运行顺畅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收费制度改革,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2.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市场主体,放宽对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和行业的限制,允许参与自然垄断行业的开发建设,支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引导投资公共服务领域。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国内合理流动,实现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完善民营经济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拓宽民营企业创业融资渠道,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利用动产、股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担保融资,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直接融资。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
  规范政府权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让政府、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社会治安、公共应急等能力建设,提高科教文卫、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打破传统体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加快公共服务社会化步伐。
  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提高决策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绩效评估,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
  (七)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抓住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构建对外开放重要通道。发挥现有干线交通的作用,加强出海大通道能力建设,东向连接长三角、山东半岛,北向连接京津冀,西向经亚欧大陆桥至大西洋,增开郑州通往北美、欧洲、东北亚、东南亚国际航线,改善对外开放的区位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建设郑州综合保税区,适时推动洛阳、南阳、许昌、商丘、焦作、平顶山、三门峡、周口等建设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加强铁路、航空口岸建设,推进口岸大通关协作,强化铁海联运、铁空联运。
  2.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发挥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的载体作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等能力,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区域合作,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打造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和主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善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功能。
  3.积极有效利用国内外投资。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围绕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公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重点推进与港澳台、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合作,促进产业集群转移,建设富士康电子工业园、新加坡物流园和台商、闽商、浙商等产业园。深入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促进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重点办好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4.加强与主要经济区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经济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的无障碍流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区域协作模式。加快基础设施、产业、企业、人才、资金、旅游等对接,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区域协作,更好地发挥腹地效应。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网络,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统一市场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促进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合理布局,建立健全信用服务体系。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高效务实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淡化行政区划意识,重点在区域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合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建立区域协作长效机制。
  5.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积极搭建农业、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金融、旅游、物流、人才、招商、贸易、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等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东南亚、欧美、日韩、非洲的经济合作,全面参与国际区域合作。深度开发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中东、非洲、拉美、澳洲、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不断扩大货物贸易。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劳务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加工贸易。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合资、并购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建立资源供应基地、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
  6.优化内陆开放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制定完善引资政策,优化土地、环境、电力等重要资源配置,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污染治理、质量标准等涉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完善投资软环境,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在出入境、户籍、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集聚。
  (八)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
  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发扬新时期中原人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发扬河南人民勤劳、勇敢、忠厚、淳朴的传统美德,积极宣传和维护河南人形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敬业诚信、创新创业、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2.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积极开展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推进理论创新。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振兴豫剧、曲剧、京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地方特色剧种,发展歌舞剧、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形式,继续保持文学、书法、戏剧、曲艺、武术、杂技、民间艺术等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扩大河南影视剧在全国的影响。加快省辖市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阵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新华书店网点、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全民开放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3.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遗存集聚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根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业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分区域构建一批以殷商文化、东周文化、东汉和三国文化、盛唐文化、大宋文化,以及儒释道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基地,培育一批彰显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4.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与外贸、援外、旅游相结合,创新文化“走出去”形式,提高中原文化国际知名度。
  (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中原。
  1.加强生态建设。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强化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主体功能,构筑区域生态网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生态网络构架。依托山体、河流、干渠等生态空间,构建四区两带区域生态网络,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中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强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豫西南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区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加强长江、淮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构建伏牛山地生态区、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加强太行山区绿化,改善植被和生态现状,构建太行山地生态区。实施平原沙化治理及防护林工程,减少风沙危害,调节气候,涵养水土,构建平原生态涵养区。加强黄河湿地保护,全面实施沿黄滩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沿堤防护林带,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加强植树造林,在南水北调干渠沿线两侧营造宽防护林带和高标准农田林网,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豫西、桐柏山区、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等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水能资源。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在山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等,在平原地区重点营造防风固沙林,积极营造围村林。加强矿区生态恢复建设,实施综合生态治理,恢复植被和生态系统,改善矿区生态和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环城防护林和生态水系建设,构建城市外围地区森林生态带,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监管。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着眼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暴雨洪水危急监测长效机制,加大重点区域洪涝和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加强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淮河、海河、黄河等重点流域和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河道治理,促进水质持续好转,逐步恢复河流、湖泊等水体生态功能,实现主要河道生态化和城市段河道景观化。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加强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营效率。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加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进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协同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质量。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完善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级运输、集中处理机制。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低碳生态文明。
  3.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统筹安排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强地质找矿力度。积极推进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境外开展矿产勘查开发,建立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勘查和开发基地。深化重要矿产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推动重要矿产资源向优势矿业企业集中。探索建立淘汰和退出机制,提高矿产开发规模效益。加快焦作、灵宝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动鹤壁、濮阳、平顶山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4.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合理利用能源、土地、淡水和矿产等各种资源,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落实差别电价,强化工业节能,加强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从严控制高消耗、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在县域范围内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推广应用标准厂房,鼓励建设高层标准厂房,健全节约土地标准、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采取退二进三、旧城改造等措施,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推广节地建筑技术,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优化配置和合理调度水资源,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先满足生活用水,保障生产和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广高效工业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严格控制新上高耗水项目。抓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失率。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加强水资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推行阶梯式水价,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提升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建成全国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发展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领域五大循环产业链,积极培育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支持创建国家和省循环经济示范市、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加强循环经济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循环经济财税、价格、投融资政策,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着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完善市、县、乡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失业救助、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劳动就业监测体系。
  2.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稳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孤儿供养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司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为补充,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和养老服务实体。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建立现代化高水平医疗保健机构。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6.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培育各类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和信访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利益保障、风险评估、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等机制。动员、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民调、社会法庭等社会资源,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能力。
  7.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扩大立法民主,拓宽公民对立法执法工作的有序参与。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
  8.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保障措施
  建设中原经济区,牵动全局,关系长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合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各级干部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目标,找准位置,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凝聚好各个方面的智慧,推动中原经济区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锐意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想观念、视野境界和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发展合力,把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原经济区上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二)项目支撑,持续运作
  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围绕项目推进各项工作,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转化为具体项目,以项目带动要素集聚、带动服务提升、带动作风改进、带动形成合力、带动工作落实。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立足于学、立足于实、立足于做、立足于效,优先谋划实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优先谋划促进区域协调、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投资增长,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以项目带动转变政府运作效能,营造富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以项目带动改进工作作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勇于创新,先行先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试,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拓宽政策空间,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任务,在财政、金融、税收、统筹城乡、用地管理、产业发展、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政策,支持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大胆探索,不断推出发展新举措。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拓展、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不断突破、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各类税费征管,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转变职能,优化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开展“两转两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的关系。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实现权责统一。
  (五)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树立全局意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协作机制,拓宽协作领域,促进区域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大举措的联动,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加强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发挥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作用,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经济融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发挥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和核心枢纽作用,密切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协调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六)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始终坚持公正用人导向,完善公正选人机制,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奖励,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健全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纪律保障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加大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工作力度,确保中原经济区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驻豫部队、民兵预备役的积极作用,动员和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在线咨询

选填项(可以不填)
请填写真实手机号码,可免费得到律师对该问题的电话回访。